从零开始打造你的数字门面:聊聊网站设计那些事儿
说实话,我第一次尝试做网站时简直像个无头苍蝇。记得当时对着空白的编辑器发呆了半小时,连导航栏该放左边还是右边都要纠结半天。现在回想起来,网站设计制作这事儿吧,说难不难,但真要做出彩,里头门道可多了去了。
一、别把设计想得太玄乎
很多人一听到"网站设计"就觉得必须得会画画、懂艺术。其实不然。你看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网站,往往胜在逻辑清晰。就像搭积木,先把框架搭稳当再考虑装饰。我有个朋友开烘焙工作室,最初花大价钱做了个满是动画效果的网站,结果顾客连产品价格都找不到——这典型就是本末倒置了。
现在主流的建站工具已经非常智能了。拖拽式编辑器、现成模板库,就算完全不懂代码也能做出像模像样的页面。不过要注意啊,模板用多了容易撞脸。上周我就看到三家不同行业的网站用着同款模板,连banner图的位置都一模一样,这就很尴尬了。
二、移动端体验是生死线
记得有次在奶茶店等人,想用手机查菜单,结果那网站加载了十几秒不说,图片还总错位。气得我直接换店——现在用户就这么没耐心。数据显示超过60%的流量来自手机,但很多商家还在用十年前的设计思维。
这里说个实用技巧:做设计时记得把手机横着竖着都试试。有次我做的页面在竖屏显示完美,一横过来按钮就跑得没影儿了。还有字体大小,年轻人可能觉得12px够清楚,但对上年纪的用户来说,这简直是在考验视力。
三、内容才是永恒的主角
见过太多华而不实的案例了。有个做高端定制的网站,首页是段3分钟的全屏视频,缓冲时连个进度条都没有。等视频播完,客户早跑了。网页设计说到底是为内容服务的,就像给美味蛋糕选包装盒,不能喧宾夺主。
文字排版特别见功力。行间距太小看着憋屈,太大又显得松散。我习惯用1.5倍行距,段落间加个空行,读起来最舒服。还有个容易忽略的点:超链接的颜色。要是和正文色太接近,用户根本发现不了能点击,这事我踩过坑。
四、速度!速度!速度!
重要的事情说三遍。现在人刷网页比翻书还快,加载超过3秒就会流失一半访客。有次我给客户做的页面用了高清大图,电脑端看着是震撼,结果手机用户流量哗哗走不说,页面还卡成PPT。后来学会压缩技巧,同样效果的文件体积能缩小80%。
插件也别贪多。见过最夸张的网站加载了27个第三方脚本,光追踪用户行为的工具就装了5个。这就像往小轿车塞集装箱,能不慢吗?其实很多功能用系统自带的就够用,比如现在浏览器都支持懒加载,根本不用额外装插件。
五、测试环节不能走过场
做完网站别急着上线,多找几个真实用户试试。有回我自信满满交稿,结果客户说搜索框在苹果手机上根本点不了——原来是被某个CSS属性给屏蔽了。这种事在模拟器里根本测不出来。
不同浏览器的差异也是个坑。特别是某些老版本浏览器,渲染效果能让你怀疑人生。建议至少覆盖Chrome、Safari、Firefox三大主流浏览器测试,要是做政府类网站,还得照顾IE这个"老古董"。
六、持续优化才是王道
网站上线只是开始。通过分析工具看看用户点击热图,经常能发现反直觉的现象。比如我们认为重要的功能按钮,可能根本没人点;而随手放在角落的链接反而成了香饽饽。
季度性改版也很必要。半年前流行的渐变色设计,现在看可能就土气了。但要注意别改得太频繁,老用户会找不到北。最好在原有框架上做渐进式调整,就像软件升级版本那样自然过渡。
说到底,网站就是你在互联网上的门面。可能比实体店铺还重要,毕竟客户第一印象全指望它了。花点心思把这事做好,绝对物超所值。最近帮餐饮店做的案例证明,哪怕只是把菜单图片拍得诱人点,线上订单就能涨三成。你看,有时候改变就是这么简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