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排名上不去?可能是关键词这步没走对
最近帮朋友看他的电商网站,流量死活上不去。我一看后台数据就乐了——关键词优化做得跟闹着玩似的。首页堆了二十多个"优质""实惠"这类大路货词汇,这要能排上名次才见鬼了。今天就跟大伙聊聊,怎么让关键词真正成为流量的金钥匙。
一、别把关键词当填空题
很多人做优化就像在填考试卷,机械地把行业热词往页面里塞。上周遇到个做母婴用品的,非要把"婴儿车"这个词重复八遍,结果读起来比产品说明书还生硬。其实啊,搜索引擎早就不吃这套了。
我自己的经验是,先列个核心词清单。比如做烘焙教程的,先确定"家庭烘焙""新手烘焙"这类主干词。然后拿着这个清单去搜索,看看排在首页的竞争对手都在用什么长尾词。有次我发现"零失败蛋糕配方"这个组合特别吃香,用上之后流量直接翻倍。
二、长尾词才是真宝藏
现在大家都学精了,搜"手机"这种词的人八成在比价,而搜"2023拍照最清晰的安卓手机"的才是真买家。去年我做旅游攻略站时,专门盯着"带老人出游注意事项"这类具体需求做内容,转化率比泛泛而谈的"旅游攻略"高了三倍不止。
有个取巧的办法:去问答平台翻真实提问。那些"XX产品适合XX人群吗"的句式,简直就是现成的长尾词库。记得把常见错别字也考虑进去,比如"玻尿酸"经常被写成"波尿酸",这些流量白捡的。
三、关键词要会"串门"
光在标题和首段出现关键词远远不够。有次我分析某个美食博主的爆文,发现她把"空气炸锅食谱"这个词像糖霜似的,均匀撒在全文各个角落——步骤说明里提两次,食材清单提一次,连小贴士都不放过。
但千万别过头。之前见过个健身站,硬要在拉伸动作里塞"减肥"关键词,搞得像在做填字游戏。我的经验是,每300字自然出现1-2次核心词就够了,重点是要融进真实的使用场景。
四、数据会告诉你真相
刚开始做优化那会儿,我也犯过傻。觉得"高端定制"这个词特别上档次,结果搜索量每月还不到100。后来用工具一查,发现本地客户都在搜"私人定制",立马调整后咨询量就上来了。
现在每个月我都会跑一遍关键词报表。有组数据特别有意思:带地域词的长尾词(比如"上海婚纱摄影")转化率比纯行业词高40%,但很多人就是懒得加这个定语。
五、别忘给关键词搭舞台
再好的关键词也要有好内容托着。见过最可惜的案例是个家居号,关键词布局堪称教科书级别,但点进去全是厂家通稿,这种页面就算排到第一也留不住人。
我自己写产品页时有个笨办法:先假装成顾客,把搜索时最想解决的问题列成清单。比如买筋膜枪的人肯定关心"会不会疼""能用多久",把这些疑问词自然揉进文案,既满足搜索需求又提升可信度。
说到底啊,关键词优化就像炒菜时的盐,放太少没滋味,放太多毁一锅。现在算法越来越聪明,与其绞尽脑汁钻空子,不如老老实实研究用户到底怎么搜、搜什么。最近发现个新趋势,语音搜索带来的口语化长尾词越来越重要,这可能是下一个流量风口——不过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。